近日,斯帝尔携手江南大学,为发挥双方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组建“斯帝尔科技-江南大学 联合实验室”
本联合实验室将发挥和利用江南大学平台与技术优势和无锡斯帝尔科技相关产品、技术与生产平台的优势,从事柔性机器人相关的产品开发、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以及相关的人才输送、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国际合作和政府科技项目的申报等工作。
无锡斯帝尔,专注“主动式柔性打磨机器人”。其拥有核心技术,从机器人大脑(底层控制系统),AI感知神经系统(柔性力控、触觉视觉、智能追踪补偿),本体设计,打磨工艺方案——形成完整自主技术闭环,在硬件、软件、算法、工艺方面完善布局,拥有几十项国家专利,构建了斯帝尔全球领先的技术壁垒。其“主动式柔性打磨机器人”,模拟打磨工匠的手感设计,实现不同场景的产品批量打磨,积累了大量的专利技术和行业数据。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引进人才”入选者19人、“教育部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3人,“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2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0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部省级创新团队49个。现有在校本科生20852人、博硕士研究生12093人、留学生356人。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3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含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斯帝尔和江南大学通过共建实验室,双方可以充分发挥理论和实践优势,通过对行业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带来技术的创新和迭代升级,进一步完善柔性智能化,提高机器人柔性打磨智能等级。这个联合实验室,正是斯帝尔和江南大学联合探索模式,为产学研搭起桥梁的一个缩影,联合实验室的创新平台既引导科研方向,也可以解决产业痛点,是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此外,江南大学为斯帝尔输送博士、硕士研究生也非常符合斯帝尔的人才战略,定向培养,孵化人才,源源不断的充实研发技术团队。
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绝非偶然,斯帝尔早已和江南大学展开多年的合作,联合实验室成立后,在此后的协同创新中,强化交流、协调预期、动态试错,双方将在产品创新、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强协同,构建更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